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付晓东

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这段表述中,首先可以看出中央已经认识到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的存在,受制于这些风险的掣制全面刺激政策不会轻易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二,可以看出中央正在(或正在试图)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因此不会允许进一步提高杠杆和进一步泡沫化,货币政策肯也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宽松。第三,这段话中强调风险总体可控表明,中央不希望出现一个快速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即所谓的硬着陆),因此货币政策也不会受得太紧,而且会根据经济表现灵活调整以避免硬着陆。

基于上述三点,可以判断今年的货币政策放松的上限是杠杆不能进一步提高、泡沫不能进一步吹大,下限是泡沫不能破灭、不能引发金融风险。政府希望通过渐进而可控的方式降低杠杆、化解泡沫,实现所谓经济软着陆。如果不进一步提高杠杆、增加泡沫,那么今年经济发展必定会比较困难。

关键问题是中国经济经历了如此大规模的货币和信贷扩张,形成如此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以后,能否实现软着陆?不可能。不是不相信政府的能力,而是理论上绝不可能,实际上也没有先例。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表明:货币扩张带来的繁荣不可避免地走向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是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清算繁荣时期形成的错误投资。目前中国政府实施的稳增长政策是阻碍经济调整,把经济萧条爆发的时间延后,但是错误投资依然存在、经济萧条诱因并没有消除。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平衡”,我理解就是既要逐步化解前期政策刺激带来的后果(如房地产泡沫、高杠杆等),又要防止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速下滑过快,触发各类风险。这一个过程持续下去的话,某个时点经济危机就可能爆发。因为政府很难找好政策的平衡点。比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几年,美联储一直在持续收紧政策。也可能在收紧政策的过程中经济萧迹象一出现,政府就转向大规模刺激,将原有的泡沫进一步吹大或制造一个新泡沫,这样会带一场新的虚假繁荣,同时也产生更多的错误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就是如此,房地产泡沫没有消除反而越吹越大。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联储为了减缓对经济的冲击,持续放松货币,又制造了更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所以套用一句话就是中国经济不是硬着陆,就是不着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最终会走向萧条),没有软着陆。

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政府放弃干预,让清算过程自由开展,经济很快就可以恢复活力。但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不会采用这个选项的,中国政府更不会。事实上,胡佛任总统之前的美国大体上都是采用自由放任政策的,经济萧条很快就过去。1929年美国大萧条发生后,胡佛和罗斯福都采取大规模干预政策,导致萧条持续时间如此之长。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破灭以后,日本政府采取大规模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但是直到今天日本经济依然低迷。

能够确定的是:中国经济经历了货币扩张带来繁荣后,不可避免会经历一次经济萧条;不能确定的是:经济萧条发生的时点和具体形式。

话题:



0

推荐

付晓东

付晓东

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关注经济问题。fuxiaodong78@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