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付晓东

本文中资金不流向实体经济是指央行释放流动性,本意是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实际上很大一部分资金没有用于生产投资,流向了股市等金融市场。其实,更准确的提法是:企业家为何不愿意增加投资(非金融)?一般认为,是中国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导致投资机会少,因而企业家不愿意增加投资。很多学者的逻辑是:中国消费不足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用于增加投资和出口,现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出口增长乏力,就只能依靠扩大投资;而当前投资越多,下一阶段生产能力扩张就越大,再下一阶段就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支撑,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如果上述观点是对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是扩大消费,或者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以前无法生产的产品。

然而,上述逻辑是错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作用不是评判消费者行为对错的,而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也就是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甚至如何生产,都要听从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里所说的消费者行为,也包含消费者的跨期选择行为,即消费者当期消费多少、未来消费多少,这取决于消费者的时间偏好。也即是说,如果消费者的时间偏好下降,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那么企业家就需要减少当前消费品的生产,增加资本财(用于生产未来消费品)的生产。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增加当前消费,那么他一定是希望自己、子女或其他人未来能够消费得更多。如果企业家不顾及消费者选择,自行其事,结果只能是亏损甚至破产。企业家要靠正确预测市场变化,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才能获取利润。在不受干预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企业生产东西卖不掉,其原因只能是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家的任务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不会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消费不足只是表象,背后实质是企业生产决策错误,产生了大量不当投资。

在市场上个别企业家犯错误是正常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为何会出现企业家普遍犯错误的情况。这个原因就是政府的货币(信用)扩张人为地压低了市场利率,导致利率指导企业家将多少生产要素用于满足近期欲望、多少生产要素用于满足远期欲望的功能失效。因此,企业家的投资计划超出了储蓄所能够提供的资本财数量。这是资本财的使用不当,是错误投资,而不是过度投资。米塞斯的例子可以非常形象地说明这点:把全部企业家看作一个营造师,他的任务实要用有限的建材供给量造出一座建筑物。如果这个人高估了这个有效供给量,则他拟定的计划就是一个没有足够资料来实现的计划。他把基础打得太大,直到后来,在建造的过程中才发现,他完成这个建筑所必要的材料不够。很明显地,这位营造师的错误不是过分投资,而是资源使用不当。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大量的错误投资,错误投资产生的根源就是货币扩张。吴敬琏、许小年、余永定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主要问题是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度,显然是误解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货币扩张医治中国经济问题,显然是用制造问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受到低利率的误导,企业家认为经济中可提供的资本财超过实际数量,因此会竞相购买生产要素,进而抬高生产要素价格。也就是说,在货币扩张带来的繁荣时期,生产要素价格已经过度上涨了。当货币扩张停止或减速后,人们将发现更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利率会上升,大量的错误投资将会显露出来,经济不可避免地走向萧条。此时,企业家之所以不投资是因为他们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太高了,还没有调整到位。直白地说,生产要素价格要比产品价格跌得更大,这样企业才能赢利。所以,不要害怕价格下跌,更不要阻碍价格的调整,阻碍价格调整只会延长经济萧条持续时间。

国际上石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调,国内工业生产者价格购进指数持续下滑,都是因为繁荣时期价格上涨太多了。只有这些价格和工资调整到位,错误投资得到清算以后,经济才能恢复健康与活力。

可悲的是,价格下跌本来是正常的调整过程,很多人非得把它描绘成洪水猛兽(称为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本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多人非得把它当做治病的良方。

话题:



0

推荐

付晓东

付晓东

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关注经济问题。fuxiaodong78@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