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付晓东

 

现在人们对通货紧缩的理解是物价持续性、普遍性下降。通货紧缩的本意是货币供应减少,现在人们把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后果,即物价下跌当成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和依据。人们对通货紧缩感到恐惧,把通货紧缩看作逃出牢笼的怪兽,认为价格下跌会带来经济萧条。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事实上,物价下跌未必会导致经济低迷,物价上涨未必会带来经济繁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发现,美国在除内战以外的19世纪几乎都在通缩,经济没有衰退,而是大幅增长。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所谓债务—通缩恶性循环或者价格—工资恶性循环。20世纪70年美国通胀率很高,但是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失业率也很高,出现了所谓的滞胀

人们之所以会把通胀当作繁荣,把通缩看作萧条,是因为货币扩张制造虚假繁荣的同时也推动了价格上涨,当货币扩张停止以后经济重新调整过程往往也伴随价格下跌。中国刚刚经历一场超级货币扩张,受低利率误导,大量的资本财被配置到错误的领域,形成不当投资,这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近期货币扩张放缓,大量的不当投资开始显露出来。此时企业将会减少生产要素和工人的雇佣,生产要素价格和工资也就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接着是消费品价格向下跌的压力。可见,价格下跌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真实情况进行调整的结果,也是指引资本财重新配置的重要信号。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价格都是同等幅度的下跌,相对于消费品的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的调整幅度会更大,也就是消费品与生产要素的价格差距要足够大,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扩大生产才能有利可图,才会增加生产要素的雇佣。因此对价格下跌(特别是生产要素价格下跌)没有必要恐慌,更没有必要阻碍价格的下跌,阻碍价格下跌只能延长经济萧条持续的时间。

那些把通缩(价格下跌)描绘成洪水猛兽的人们,其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鼓吹货币扩张,而这正是中国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他们是想用制造问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就像用吸食毒品来戒除毒瘾一样不现实。

话题:



0

推荐

付晓东

付晓东

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关注经济问题。fuxiaodong78@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