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付晓东

近日,财新网刊登了叶翔先生的文章《是减息还是加薪?》,文中提出:加薪,而不是减息,是中国经济摆脱困境与转型的支点。经济低迷的时候提倡加薪,初听起了观点很新奇,但是好像感觉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原来前美国总统胡佛在大萧条期间采取过类似做法。胡佛总统认为,维持或提高工资率可以避免灾难性的经济萧条。在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胡佛总统召集了一系列由金融家和企业家参加的白宫会议,在这些会议上胡佛奉劝他们保持工资率并扩大投资。参会的实业家们保证不削减工资,并建议国家内的所有雇主一致行动。亨利•福特实际上还宣布增加工资。胡佛在美国劳工联盟年会所做的演讲中指出:“在这些白宫会议上,商业和工业的领袖们承诺将尽其所能维持工资率。”美国劳工领袖威廉•格林在劳工联盟年会上对胡佛成功维持了工资率大加赞赏:“﹝胡佛﹞在这一事件﹝白宫会议﹞中施加了巨大影响力,这使工资标准得以维持,并阻碍工资下滑。当我们经历了充满失业的灾难年代后,对于总统为本国的雇佣劳动者所做的一切,我们……深深理解并欣赏其价值。”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胡佛总统的高工资带来繁荣的理论没有让美国经济免于大萧条的灾难。人们习惯于将胡佛作为自由放任政策的典范加以嘲讽,显然是误解了历史。胡佛对经济干预程度远超此前的历任美国总统。在很大程度上,罗斯福只是把前任留下的政策更具体地加以实行。(相关内容参见《美国大萧条》)

叶翔先生提出的建议与胡佛总统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叶先生的建议更加激进和更加难以落实。叶先生提出:“就个别企业而言,好像员工加薪会增加其经营压力,但是如果某一行业的所有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状况是相同的,不会因为员工薪酬上升竞争加剧。”我无法理解的是,叶先生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某一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加薪,叶先生在文章中也没有说明。难道还学习胡佛总统的继任者罗斯福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案》,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但是很快(1935年)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案》就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判违宪。如果中国制定一部这样的法律,那么就基本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了。

其实,高工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高工资带来了经济繁荣,在经济低迷时期人为地提高工资只会增加失业。正如在《通缩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中指出那样:不要干预价格和工资的下调,阻碍价格和工资的调整只会延长经济萧条的时间。美国大萧条的悲惨结局也证明这一点。

话题:



0

推荐

付晓东

付晓东

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关注经济问题。fuxiaodong78@126.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