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付晓东

  193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债务—通缩”理论,以解释美国大萧条。当前,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长时间持续负增长(连续第45个月下滑),因此很多专家担心中国会陷入“债务—通缩”恶性循环,导致经济长期持续低迷。无需担忧“债务——通缩”循环的原因有三:

第一,债务率高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债务高背后的存在大量不当投资。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已经成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但问题并非源自债务率高,因为如果企业认为负债多是问题当初就不会借这么多债务,企业之所以愿意增加债务进行投资,一定是预期将来不仅能够偿还贷款本息而且还可以实现盈利。使债务成为严重问题的是,后来的市场表明前期举债投资无法实现盈利。也就是说,巨大债务形成了大量的不当投资。如果没有不当投资的存在仅仅是高债务率的问题相对应容易解决,因为一部分人的债务对应另一部人的债权,并没有所谓的财富损失,更多的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但是不当投资必然会损害经济发展,因为很多投资是不可转换,大量的稀缺资源白白浪费和闲置。

第二,通缩(价格普遍下跌)并不等于经济衰退,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004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特克森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基欧,对通缩和衰退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统计检验 。两位作者详细考察了17个国家自1820年以来的经济走势,结果发现通缩与经济萧条没有明显联系。自1820年以来,73次通缩中的65次没有伴随经济衰退,而29次经济衰退中有21次没有发生通缩。菲利普˙巴格斯在《通缩之问》一书中指出:1865-1896年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价格紧缩,但是经济是持续增长的,美国GNP从1869年—1878年平均231亿美元增长到1896年的613亿美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称:“在内战和一战之间,我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业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佳的原材料和食品供应国…美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也非常出色…”

第三,企业产品价格下跌并不表示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债务-紧缩”效应有利于加快市场出清。如果因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或者技术进步导致成本更大幅度下降(比产品价格下降幅度更大),那么这个企业盈利能力是不断提升的。比如电子信息产品价格是持续下降的,但是很多电子信息企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如果部分企业因债务过高破产,或者因产品价格跌幅大于成本跌幅而减少投资(甚至停产),那么相关生产要素价格就以更快速度下跌,这会导致产品价格与原材料价格之间差距扩大。当企业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差距足够大的时候,企业就会开始增加生产、扩大投资,而与产品价格上涨或下跌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债务——通货”紧缩效应会带来长期萧条。目前中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降幅就大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幅,生产资料工业出厂价格指数降幅大于生活工业资料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幅,表明我国经济调整正在持续开展。

总之,所谓的“债务—通缩”效应只是表面现象,它不是导致无经济下行原因。

话题:



0

推荐

付晓东

付晓东

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关注经济问题。fuxiaodong78@126.com。

文章